只有带着爱的本质,我们才有心灵的分享

只有带着爱的本质,我们才有心灵的分享

2020-06-16    05'56''

主播: 太傻接引官

46 1

介绍:
只有带着爱的本质,我们才有心灵的分享 思想制造的空间里是没有爱的。这个空间阻隔了人与人,其中充满偏执的活动、生活的争战、痛苦和恐惧。 ——克里希那穆提 当两个人在谈话交流时,他们往往不是在分享,而是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得一些什么,那些所谓分享不过是心智层面的小把戏。可是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在分享,而不是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得一些什么?我们如何分享?什么时候,人与人之间才会发生分享?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爱,首先拥有爱的本质,才会有分享。 当我们真正地知道哪些事情是重要的,了解到它们的真相,我们的心才能完全安静下来,人与人之间才可能发生分享,因为这时他们的交流不带有动机。交流之后我们可以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些东西,但那些只是自然的产物,而不是我们交流的目的。当交流带有目的,那就不会是分享。传道者的交流是要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,政客的交流是寻求他人的选票支持;愤怒者的交流是要发泄自己的愤怒;电话营销者的交流是了解或激起我们消费的欲望:这些交流都不是单纯的交流,都不是分享。 心灵的分享如何进行呢?当我们在进行一次交谈时,如果讨论着某个事情的概念、描述、解释,就只不过完成了概念的学习和交换而已。那是知识层面的学习,与心灵的分享毫无关系。真正的分享必须发生在两个对等的心灵之间。所谓对等,也就是两个人的心灵都必须是清醒的、觉察的。如果我们中间有一方左顾右盼、心不在焉,或者狂热焦躁、喋喋不休,我们就无法完成心灵的分享;如果我们中有一方由于知识方面或觉悟方面的局限,根本无法从言语中了解到对方的真正含义,我们也无法完成心灵的分享。心灵的分享是如此困难,以至于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。只有当我们的心灵是全然安静的,而且全然觉察的时候,才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理,否则我们不能分享。 我们不能分享文字,而只能分享某些事的真理。我们看到夕阳的美,可爱的山丘、树影和月光的时候,如何与朋友分享?告诉他看看那美丽的山丘吗?我们可以这么说,但那不是分享,因为他无法产生与我们相同的感受。心灵的分享与语言有关,但并不一定依靠语言而发生。佛祖拈花,迦叶一笑,这便是不依靠语言的心灵的分享。我们能分享面包,但那不是心灵的分享。 两个人一起看到真实的世界,就是分享。我们必须看到它真正的样子,而不是依照认知来解释它必须自由地来观察、倾听,没有偏见,只有爱的本质,才会有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