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这一生,在岁月轮转中,总是在不断地变换这自己的角色,曾经无忧无虑的孩童,不觉地就成了一位鲜衣怒马的少年,而年少意气又总在岁月的打磨中逐渐圆滑,从孩子,成为父亲母亲,肩上的责任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压力。而随着皱纹越来越深,白发越来越多,人生也便看到了终点,不再奢望什么。
在王维的一首诗里面,就有三个角色,或许这三个角色,就是一个人一生中必经的三个过程。
陇头吟
王维
长安少年游侠客,夜上戍楼看太白。
陇头明月迥临关,陇上行人夜吹笛。
关西老将不胜愁,驻马听之双泪流。
身经大小百余战,麾下偏裨万户侯。
苏武才为典属国,节旄空尽海西头。
“陇头吟”本是汉代乐府曲辞名,所写内容也都是陇西边塞的一些征战戍边、思乡盼归的主题。王维这次引用“陇头吟”为纲,写就这首边塞诗,也非常应景了。
王维因张九龄的提拔,从右拾遗到监察御史,在监察御史任上曾奉命前往塞北,就这样有了难得的边塞履历,除了“十里一走马,五里一扬鞭”的《陇西行》等著名的诗词外,还有这首《陇头吟》。
这首诗里面有三个人物:长安少年、陇上行人、关西老将。
长安少年满身游侠之气,渴望建功立业,只身一人带着滚烫的理想来到塞外,这一夜他激动地根本无法安眠,梦想的舞台就在脚下,心情如何平静?索性便跑到屋顶上面,望着夜空中的太白星(太白星象征着征战),盼望着快点来点战争,好试试自己的本领。这确实是年轻人的心态,渴望挑战,也不惧挑战。
再看陇上行人。这更像是一位在陇西资深的“驴友”了。他应该已经游遍了陇西的角角落落,也目睹了边塞战争的壮阔和惨烈,当他历经了世间万物和千山万水之后,曾经荡漾于胸的激情早已如湖水般波澜不惊。如此,像极了职场上的中年,夜深人静的时候吹起了长笛,渴望回到家乡,过安稳的生活。
最后就是这位关西老将。这位老将军听到了陇上行人的笛声,把马拴在一边,仔细倾听,不觉早已泪流满面。他征战一辈子,如今却依然默默独自驻守贬官,朝廷看不到他的功劳,曾经手下那些偏将,也都封了万户侯,而自己却落得和苏武一样,如今都已老去,却还是小小的官职,朝廷才不会关心他的死活。
苏武牧羊时的旌节早已在边塞的大风中吹落,关系老将战功赫赫过往,早已被朝廷在纸醉金迷中遗忘。职场也是如此,多少人勤勤恳恳一辈子,就因为不屑于或者说没花心思去钻营人情,一辈子只能在最不起眼的位置起早贪黑的忙活着,别人推杯换盏,谈笑风生,有多少实干者却默默无闻,无人问津。
这首诗,不仅胜在陇西边关那种宏大的意境之美,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在里面。人生年轻时就是这位长安少年,等经历了诸多风雨,便是吹笛的陇上行人,等到辛苦一生之后,回过头来,又有多少人是这位被岁月遗忘的关西老将。
幸运的是,关西老将在老去的时候,仍能被尊称为老将,他是问心无愧的。若活成那种左右逢源,空谈一切的“糟老头子”,人情旁落之后,或许更加辛酸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