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然晨读55-《道德经》54

泰然晨读55-《道德经》54

2016-07-27    04'57''

主播: 泰然国学社

110 8

介绍:
我们“泰然晨读”的宗旨是“传承经典、领悟大道、比肩圣贤”!本次《道德经》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,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,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,马老师的《周易正宗》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;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,明末四大高僧之一,曹溪中兴祖师。其功德巍巍,为后人所敬仰!一位是文化的巨擘,一位是禅宗大德,跨越时空,交相辉映,一场文化的盛宴,您准备好了吗? 《道德经》第54章 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辍;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; 修之於家其德乃馀;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; 修之於邦其德乃丰;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; 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;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 【马老译文】会建立的人他建立的东西拔除不掉,会抱持的人他抱住的东西不脱落,子子孙孙祭祀不断。大道用以修养自身,自身的道德就会纯真;大道用以修养全家,全家的道德就会有余;大道用以修养全乡,全乡的道德就会丰足;道用以修养全国,全国的道德就会丰盈;大道用以修养天下,天下的道德就会普遍。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去观察他身,以自家观察他家,以自乡观察他乡,以自国观察他国,以今日的天下观察将来的天下。我怎么知道天下会是这样的呢?就用的这种方法。 【憨山译文】此言圣人所以功德无穷,泽及子孙者,皆以真修为本也。举世功名之士,靡不欲建不拔之功,垂不朽之业。至皆不能悠久者,以其皆以智力而建之,则有智力过之者,亦可以拔之矣。抱,守也。脱,犹夺也,谓失脱也。以机术而守之,则有机术之尤者,亦可以夺之矣。是皆不善建,不善守者也。至若圣人复性之真,建道德于天下。天下人心感服,确乎而不可拔。故功流万世,泽及无穷,杰然而不可夺。此皆善建善抱,所以福及子孙,故祭祀绵远而不绝也。是故学道之人,修之于身,故其德乃真。庄子曰,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余以为国家,其土苴以为天下。故曰修之家,其德乃余。修之乡,其德乃长。修之国,其德乃丰。修之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性观身,则性真而身假。若以我身而观天下之身,则性同而形忘。以此观家则家和。以此观乡则乡睦。以此观国则国治。以此观天下则天下平。所谓以性融物,则天下化。会物为己,则天下归。故其德乃普。是以圣人一真之外无余事,故唯以此。 【续貂之语】本章描述的是大道的实际妙用!开篇讲述的是“善建”“善抱”的功德累世相传,那么建的是什么?抱的又是什么?本书名《道德经》,建的是道,抱的是德,有不同意见的朋友,我们可以切磋!后面是展开了描述,第一句很关键,也是很多朋友容易忽略的。“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”,修的自然是道了。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得道,就要看他的行为,一个嘴巴上谈论道,行为上却没有表现的人,那么一定是假的!道是用来修的,不是用来谈的!真修道,修真道,才是开始。后面“家、乡、邦、天下”递进的是道之余而已,“余、长、丰、普”的描述,都是大道的演化而已!学道、家道、国道、天下道,都是道的不同维度,核心都是一个,阴阳而已。用你的生命去感知另一个生命,用你的家庭去体悟另一个家庭,后面“以乡观乡、以国观国、以天下观天下”都是类推而已!后面这句话的用处很大,只有悟了道的君子,才能了达世间万物的奥妙,君子处事,悟道为第一功课,此言不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