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然晨读57--《道德经》56

泰然晨读57--《道德经》56

2016-08-09    04'53''

主播: 泰然国学社

149 5

介绍:
我们“泰然晨读”的宗旨是“传承经典、领悟大道、比肩圣贤”!本次《道德经》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,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,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,马老师的《周易正宗》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;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,明末四大高僧之一,曹溪中兴祖师。其功德巍巍,为后人所敬仰!一位是文化的巨擘,一位是禅宗大德,跨越时空,交相辉映,一场文化的盛宴,您准备好了吗? 《道德经》第56章 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; 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; 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 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 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; 故为天下贵。 【马老译文】知道大道的人不说,说的人不知大道。堵塞天性流失的口子,关闭精气外溢的大门。挫去尖锐的锋芒,解除欲念的纷扰,调和显眼的光彩,混合世上的俗尘。这叫作玄同。所以,谁也不能使它亲近,谁也不能使它疏远;谁也不能使它获利,谁也不能使它受害;谁也不能使它高贵,谁也不能使它低贱,因此才被天下人尊贵。 【憨山译文】此言圣人所以为天下贵者,以其善得所养,妙契忘言,而能与道玄同也。谓圣人自知之明,故善能含养于心,而不形于言。以自知之真,言有所不及也。若夫常人哓哓【 xiāo xiāo 】资于口谈者,皆非真知者也。故曰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下言养之之方。兑为口,为说。谓圣人缄默自守,不事口舌。故曰塞其兑。不事耳目之玩。故曰闭其门。遇物浑圆,不露锋芒。故曰挫其锐。心体湛寂,释然无虑。故曰解其纷。纷,谓纷纭杂想也。含光敛耀,顺物忘怀。故曰和其光,同其尘。此非妙契玄微者,不能也。故曰是谓玄同。圣人造道之妙,大而化之至于此。其心超然尘表,故不可得而亲。精诚动物,使人见而不能舍,故不可得而疏。淡然无欲,故不可得而利。妙出死生,故不可得而害。视王侯之如隙尘,故不可得而贵。披褐怀玉,故不可得而贱。以其圣人迹寄寰中,心超物表,不在亲疏利害贵贱之间,此其所以为天下贵也。 【续貂之语】本章描述得道之妙!嘴巴上谈论道的,一定不理解大道的玄妙;体悟大道玄妙的君子,知道这份体验是难以言表的,多说无益,所以不会把道挂在嘴边。锐利锋芒的背后,纷纷扰扰忙乱的本质,光彩斑斓的色彩核心,万事万物的繁华深处,都是相同的,因为世俗之人难以理解,所以称之为玄同。有的人因为道是难以揣摩,所以好奇心起,和大道亲近;同样有些人,因为大道的不可得,而和大道疏远。因为大道无形,有些人体悟妙道而受益;同样有人因为大道之无形而难得,不知道外在表象深处的内在规律,而心愿难成。得道君子因为心与道合,不攀缘外物,而使外物攀缘,得到尊贵的地位;同样因为心与道违,不信因果,盲目躁动,而结局悲惨!因为大道之不可得,而为最尊贵啊,有缘者可以深入体会! 各位朋友,关注泰然国学,参与泰然晨读,温习国学经典,与圣贤同行,岂不快哉!我们今天的内容到此,期待明天的精彩,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