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然晨读59--《道德经》58

泰然晨读59--《道德经》58

2016-08-27    06'05''

主播: 泰然国学社

121 4

介绍:
我们“泰然晨读”的宗旨是“传承经典、领悟大道、比肩圣贤”!本次《道德经》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,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,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,马老师的《周易正宗》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;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,明末四大高僧之一,曹溪中兴祖师。其功德巍巍,为后人所敬仰!一位是文化的巨擘,一位是禅宗大德,跨越时空,交相辉映,一场文化的盛宴,您准备好了吗? 《道德经》第58章 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;祸兮,福之所倚,福兮,祸之所伏; 孰知其极,其无正也;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;人之迷,其日固久;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 【马老译文】政令粗略,人们纯纯扑扑;政令清清楚楚,人们道德缺失。灾祸伴随着幸福,幸福埋伏着灾祸。谁知道最后是什么?难道就没有正了吗?正转化为邪,善转化为恶。人们对此迷惑由来已久。因此,圣人反正却不割伤,有棱有角却不划伤,正直却不恣肆,光明却不显耀。 【憨山译文】此详言上章有为之害,而示之以无为之方也。闷闷,无知貌。所谓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之意。由百姓皆注其耳目,若示有知,即上云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矣。故圣人潜行密用,令其闷闷然若无所知。则民情不凿,奸伪自然不生。故其政闷闷,其民醇醇。若其政令察察然分星擘两,则民多不自安,缺缺然忧有余矣。故云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缺缺,多忧不足之意。盖祸福之机,端在人心之所萌。若其机善,则祸转为福。若其机不善,则福转而为祸。此祸福相倚伏也。由人机心不息,则祸福旋转如循环之无端,人孰能知其止极耶。故孔子曰,知机其神乎,谓是故也。然祸福循环之如此,岂无真人而以理正之耶。但世衰道微,人心不古,邪正不分,善恶颠倒。本示之以正,则彼反以为奇诡。本教之以善,而彼反以为妖怪。正所谓未信而劳谏,则以为厉谤。此人心之迷固已久矣,纵有圣人之教,亦不能正之矣。庄子曰,三人行,一人迷方,犹有解者。二人惑,则不能易。今天下皆迷,其谁能解之耶。是以圣人游浊世以化民,贵在同尘和光,浑然无迹。故虽方而不伤其割。割,谓割截,乃锋棱太露也。虽廉而不伤于刿。刿,谓刻削太甚也。虽直而不伤于肆。肆,谓任意无忌也。虽光而不伤于耀。耀,谓炫耀己见也。此圣人有所长,而能养其所长,故为天下贵。此所以无为而治,好静而自安,无为而民自化矣。 【续貂之语】本章描述圣人如何以道化民的应用!越是管理有方的政权,政令一定不追求新奇,百姓自然保持淳朴。这一句的实际应用极大,俗话说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一定要弄出点动静,自然百姓也会翘首以待,几心一起,反而失去了淳朴;有道的管理者,润物细无声,悄然带领大家走入正确的道路,人民信赖有加,不动几心,多么和谐的画面!相反的是,政令越加清晰繁琐,百姓提防之心愈加强盛,好像不这样会有损失一样;到了这样的境况,老子能说什么呢?只能感叹福祸相倚了!奇正是相互转换,如果转换的没有规律只能称之为“妖”了!人民不知道福祸的根源恰好在自己的发心,随着发心的轮转,祸福随之轮转,没有尽头啊!得道额圣人,看起来很方正却不伤害别人;看问题锐利但不挫伤别人;正直却不放肆;光明却不耀眼,因为懂得中和之道,所以为天下所稀有! 各位朋友,关注泰然国学,参与泰然晨读,温习国学经典,与圣贤同行,岂不快哉!我们今天的内容到此,期待明天的精彩,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