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然晨读60--《道德经》59

泰然晨读60--《道德经》59

2016-08-27    05'07''

主播: 泰然国学社

128 2

介绍:
我们“泰然晨读”的宗旨是“传承经典、领悟大道、比肩圣贤”!本次《道德经》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,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,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,马老师的《周易正宗》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;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,明末四大高僧之一,曹溪中兴祖师。其功德巍巍,为后人所敬仰!一位是文化的巨擘,一位是禅宗大德,跨越时空,交相辉映,一场文化的盛宴,您准备好了吗? 《道德经》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; 夫唯啬是谓早服,早服谓之重积德,重积德则无不克,无不克则莫知其极,莫知其极可以有国,有国之母可以长久; 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 【马老译文】治理百姓,养护身心,没有比爱惜精力更好的了。爱惜精气,这叫做早服。早服叫做重视积德,重视积德就能五往而不胜,无往不胜就没有极限了,没有极限就可以保有国家。保有国家的根源,可以长久。这叫做根深蒂固,长生久视的大道。 【马老论“早服”】“夫唯啬,是谓早服”,“早”一本做“蚤”。“早服”是老子的术语,这个术语的含义是什么?前人的解释大多是认为,及早服从道,显然这是把服讲成从,这样意义肤浅,老子恐怕不会把这种没劲的话当术语。从词义上说,服的本义是“用”。《老子》里说:“服,用也。”“从”是引申义。早服就是早用,老子在这一章一再说要“啬”,说的也是用的问题,讲成“从”就与“啬”的联系不紧密了。如果“早用”的意思不好理解,也可以理解成为“早服药”,提前做好防护的工作,这样才能与养生联系起来。句谓,只有爱惜自己的精气,才能叫做及早防护。 【憨山译文】此言圣人离欲复性,以为外王内圣之道也。啬,有而不用之意。老子所言人天,庄子解之甚明。如曰,不以人害天,不以物伤性。盖人,指物欲。天,指性德也。言治人事天莫若啬者。然啬,即复性工夫也。谓圣人在位,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。其子女玉帛,声色货利,充盈于前。而圣人以道自守,视之若无,澹然无欲,虽有而不用。所谓尧舜有天下而不与,此以啬治人也。圣人并包四海,智周万物。不以私智劳虑,而伤其性真。所谓毋摇尔精,毋劳尔形,毋使汝思虑营营。盖有智而不用其智,此以啬事天也。 【续貂之语】本章描述的是以啬处道治人的学问!本章中“事天”的含义丰富,我们中国人对天是有着民族信仰的,不了解我们民族习惯的人,会说中国人没有信仰,这么讲师有失偏颇的。其实我们中华民族是有信仰的,而且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不是形而下的有形之物,我们信仰的是形而上的无形之物,概括一个字就是“天”!我们语言习惯中保留了太多的关于天的习惯,比如“叫天天不应”,“天理昭昭”,“老天爷”等等。我们国人遇到难过的事情,下意识会呼唤“老天爷”的!所以这里的“事天”需要提起注意的。治人是指的管理者管理民众,事天这里所指的就很严谨了。综合而言,就是指的得道的君子无论在日常生活,还是敬天的活动中,都是守的“啬”道。“啬”这里讲的是爱惜,俭用的意思。“早服”基本有两种解释,一种是应用的意思,一种是“复”卦的一阳来复的意思。基本上都可以解释的过去。如果联系上下篇来看,可以把本章看做日常修为的之用。如果用在养生功法上,讲解起来就更顺畅了。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暮然自处,都要知止,不要过分消耗自己的元阳。老天爷给了我们每个人一点元阳,如果俭约慎养,可以连绵不绝,功用没有边际。除了用在自身的修养,还可以把这个道理用在功名事业上。功名事业的基础还是在修身,培养自己的修养,而修养的基础在于道!大道是永生不灭的。所谓“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”,是指的通过不断的修炼,让生命与大道相融,自然会精气充沛,延年益寿!至于修道的人可以与日月同辉,真正的长生久视,指的是另一个境界的事情,这里不再赘述!